新型工作型態中的隨著疫情大爆發,許多企業紛紛加入遠端工作、居家辦公工作型態,無論是全體或是分流居家辦公,微軟(Microsoft)認為「新冠肺炎已經永久的改變了人們的工作及學習型態」,微軟在2022年06月24日所發表的報告中提到,針對疫情後的職場營運成功工作型態新指標為「employee thriving(直譯:員工繁榮)」而這也是微軟所提倡的。
目錄
1.顛覆以往認知的測試結果
在新型工作型態中更貼近員工心聲的調查
微軟到目前為止所重視的為「Employee Engagement(員工敬業)」並以此為指標,而英文Engagement一詞有「婚約」「齒輪咬合」等意涵,員工的Engagement是表示出員工對公司的愛戴程度及所感受到與公司的連結,被視為在推估員工的士氣及生產性上不可或缺的概念。
不過在每年都花費數個月調查員工Engagement(咬合度、契合度)的微軟分析團隊發現,就算員工在Engagement項目呈現狀況良好,而在更深入問卷調查的時候會發現該員工正在苦撐度日,也就是說員工Engagement測試結果與實際狀況有差距。
因此微軟的Dawn Klinghoffer及Elizabeth McCune與執行員工Engagement測試的Glint合作,將原先調查期間由一年調整為每六個月進行一次,進行更簡短卻更有針對性的問卷調查,此結果使Dawn Klinghoffer團隊更能親近員工的心聲,且更明確、迅速地進行應對。
2.全新的指標
新工作型態指標為「員工繁榮(employee thriving)」
另外,由密西根大學羅斯商學院Gretchen Spreitzer團隊所進行的「工作帶來的繁榮(THRIVING AT WORK)」研究得到啟發,Dawn Klinghoffer團隊將「員工繁榮(employee thriving)」定義為「為了進行有意義的工作給予活力,使其可以發揮力量」,且是「為了使所有員工都能實際感覺到正在追求目標,每天都進行自我催促而有」。(※thriving有昌盛、豐富的、興旺等意思)
員工繁榮(employee thriving)是以新冠肺炎引發的勞動環境大轉變為契機而被創造的指標,不過並不是指在疫情影響過後的恢復,也並不僅僅是意味著與疫情前的心理測驗項目相比較下的產物,而是以能夠在新工作型態整體上得到更良好的結果為指標的狀態。
Dawn Klinghoffer團隊在實際進行員工繁榮(employee thriving)調查的結果,微軟員工們對於本身公司在「繁榮(thriving)」上給予的評價為滿分100分的77分,對這樣的結果Dawn Klinghoffer表示「雖然這是一個有力量的數據,不過也是代表還有努力空間的數據。」而將「繁榮(thriving)」程度分為三個要素時「energized(精力、熱情)」:73分,低於「感覺工作有意義:79分」及「Empowerment(賦能、賦權):79分」。
調查團隊在得到這樣的結果後又進入更深入採取更自由形式的問卷調查,而後在新工作型態中浮現出三個議題。
工作型態中企業文化的重要性
在問券中無論員工是否是「繁榮(thriving)」狀態都有提及文化,不過內容差異極大,首先有「繁榮(thriving)」的員工提到,與同事的合作狀態良好的環境或團隊精神,以及包含自律性及賦有彈性、柔軟性的文化,並豐足的福利等,具體來說像是:在一個艱難的話題中,成員是否可以進行直率且沒有偏見的對談,或是是否重視找到對策為主…等為評價。
另外,回答沒有在「繁榮(thriving)」狀態中的員工則提到:縱向組織結構及官僚主義,難以協同作業的經驗等。這些意見呈現一種欠缺主體性或是感覺像是機械齒輪的狀態,與在「繁榮(thriving)」狀態中的員工提到的「有獲得足夠的熱情及活力去執行有意義的工作」理念剛好相反。
在新型工作型態經理是很重要的存在
微軟的員工給予在疫情燃燒新工作型態中經理職所扮演的腳色有極高的評價,問卷中有一題:「我的經理尊重我並帶著敬意與我互動」,而爭對這個項目幾乎所有人都填寫「同意」,以分數來說是93分,另外別的項目「經理有發揮效能(87分)」、「得到經理的支援(85分)等,相關項目都為高分」可以說是代表多數員工都認同經理在公司的成功上提供了不少貢獻。
工作型態中的繁榮(thriving)與生活平衡為不同議題
Dawn Klinghoffer團隊強調切勿將新工作型態中的「繁榮(thriving)」與「生活平衡」混為一談,前者是指員工與工作相關聯的狀態,而後者是員工的生活整體(包含私生活),例如可能有一位員工不滿意自己被分配的職位,不過他資遣經驗不足,由工作時間或是工作量來看他的生活平衡卻可能是良好的,不過對於工作他本人卻感受不到滿足。
又可能有一位員工正在面對一個極大的案子,他可能需要短期間犧牲自己的生活平衡在職場上達到目的,而因此在工作上感到充實。
調查團隊實際在「繁榮(thriving)」與「生活平衡」都在良好狀態的56%員工,與僅有「繁榮(thriving)」狀態良好「生活平衡」狀態不大好的16%員工進行比較後,顯示出了下列的特徵:
- 勞動時間短
- 協同作業時間短
- 專注時間較長
- 公司內部網路規模小
由這樣的結果,研究團隊表示「協同作業的增加會影響員工在生活平衡上有負面的認知,協同作業本質上並非壞事,但必須留意太激烈的協同作業會在生活平衡上帶來甚麼樣的影響,無論是經理或是下屬都必須注意這樣的狀態不可以每天24小時並持續365天。」
另外,研究團隊還提到,從本次的調查中得知「我們明白這僅是在微軟組織工作型態中開始去理解『員工繁榮(thriving)』的旅程,例如,問券中回覆自己為非『繁榮(thriving)』狀態的人當中做多數提到的是『感覺疏遠、疏離』,因此我們感受到的是,要使所有團隊有歸屬感是企業文化的一部分,並將在此投注心力」。
參考網站
├Gigazine
└Why Microsoft Measures Employee Thriving, Not Engagement
延伸閱讀:
└在家工作要小心! 常用家電掃地機器人可能正監聽你
「繁榮(thriving)」狀態感覺像是對工作抱有熱誠,而且總是可以得到期望的回饋,因此又更加地投入在工作上。員工個人在工作上的感受可以使公司整體一起有成長,當然前提是員工有認真努力,而公司有能力給予所需的支援。無論你在疫情中的新工作型態是否是居家辦公或是分流出勤,或是任何方式,讓你感受到真正存在的問題是甚麼呢?
是否也符合你任職的公司視為指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