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疫情使人們開始重新定義工作在生活中扮演的腳色,在歐美掀起一股大量離職潮,並同時崛起的「安靜離職」概念,許多企業對此概念抱有警戒心,甚至非常頭痛,憂心員工因此怠惰偷懶影響工作效率,不過事實上「安靜離職」概念是勞資雙贏的一個選擇,員工可因此更健康、更有良好的生產性。
逐漸在美國流行的「安靜離職」(或「寧靜離職」)英文的「Quiet quitting」,那是一種新的工作型態嗎?或是悄悄的準備離職呢?「安靜離職」不是一種不工作的行為,也不是一個實質離職的舉動,而是一種心態上的轉換,讓自己不再為工作付出過多努力。
每天被不斷增加的代辦事項追跑嗎?為了提升專注力、生產性及工作效率,身體機能的調整及強化是不可缺少的一環,參考國外一篇文章為各位忙碌的上班族整理出一份提升專注力及生產性的技巧,特別是居家辦公、遠距辦公型態,可以自己規劃時間的各位。
在周日接近尾聲的時候,許多人會進入某種憂慮,害怕周一的到來,英文中也有這樣的一詞「周日的恐懼(Sunday scaries)」,國外的專家整理出三個方向幫助大家戰勝「周日結束恐懼症」,將工作告一段落、準備可以讓自己期待的下個周末行程並釐清自己的恐懼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