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專注力!找回工作效率、生產性的6個技巧

找回工作專注力!提升效率、生產性的6個技巧

每天被不斷增加的代辦事項追跑嗎?為了提升生產性及工作效率,身體機能的調整及強化是不可缺少的一環,參考國外一篇文章為各位忙碌的上班族整理出一份提高專注力及生產性的技巧。


目錄

  1. 時間管理,挪出更多時間的技巧
  2. 時間管理,將時間用在刀口上
  3. 能量管理,從身體開始
  4. 能量管理,從心智出發
  5. 專注力管理,控制思想的能力
  6. 專注力管理,僅專注在重要的事上

在部落格A Year of Productivity擔任一年總編輯的Chris Bailey所分享的文章中, 分了六個方向給人們參閱,以自我提升專注力、生產性,我們挑選當中幾項分享給各位,特別是居家辦公、遠距辦公型態,可以自己規劃時間的各位。

提升生產性的重要要素為「時間」、「能量」、「專注力」,只要適當的在這三個項目進行管控就可以有明顯的改善,我們又將三個項目分為六。


1.時間管理,挪出更多時間的技巧

重要的事項盡可能在短時間內完成

這樣的想法或許與直覺相反,不過為了提高專注力,藉著將重要的事項框在限制的時間內可以使自己動作更迅速,達到節省時間的目的。

挪出更多時間的技巧

擺脫無意義的影片閱覽

每天的時間有限,三分之一是睡眠,假設剩下的三分之一在工作,那剩下的三分之一為自由時間,事實上若你是通勤族會佔據這裡部分的自由時間,然後你剩下多少呢?若你在這個自由時間內總是花費一兩個小時在閱覽影片(戲劇、電影)、網站,那是否可以從這裡挪出一些時間使用在更重要的事上呢?要提高專注力就必須將有限的時間「花在刀口上」。

將每小時行程筆記下來

記錄下來就可以回頭自我檢視,若發現有浪費的時間可以進行調整、改善。

拒絕浪費時間、能量、專注力的任何因素

這裡是指不要安排在生產性上會帶來負面影響的活動。

要記得:”完美”是善的敵人

法國作家伏爾泰名言「perfect is the enemy of good.」你不可能維持家裡有100%的整潔,有人居住就是會使家裡有髒亂,而那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情,為了提高專注力,你不需要糾結在解決理所當然一定會發生的事情上,你要分辨哪些事項是無意義的活動。

安排「維修日」

將雜務通通聚集在同一天內處理可以提升效率,像是洗衣服、打掃、購物等等,每周統整在同一天內去完成是提高專注力的技巧之一。

洗衣服、打掃、購物等等,每周統整在同一天內去完成

將工作時間控制在最多35個小時內

政府勞動基準法的規定每周工作時間不得超過40小時,而許多研究顯示勞動時間控制在35小時內能有最好的工作效率,並且維持良好的創造力。

電子郵件回信內容簡短即可

多數人對於工作上的電子郵件內文要求不會太高,只要內文有切到重點即可。

提升打字速度

藉著提升打字速度可以提升文字處理的效率,另外記住快速鍵也會有幫助。

2.時間管理,將時間用在刀口上

決定每一天裡最有效果的活動以提高專注力

依責任大小列出工作事項清單,並思考每天只能排三項在行事曆中的話該如何安排,嘗試選出當天該花最多時間處理的是哪些事項。

除了急件之外每天處理一項重要事件

在長期的目標中訂下代辦事項,並藉著每天處理一項,使自己有不慌不亂向著目標前進的感覺,帶來正面的影響。

採用「番茄工作法

持續25分鐘的專注後進入5分鐘的休息法,據說可以獲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製作「稍後處理清單」

將事情分類,緊急度較低的事項列入「稍後處理清單」,這樣一來就不會忘記處理,幫助自己的心不會因為憂心遺漏事項而影響專注力。

將「兩分鐘規則」納入生活思維

由 David Allen 開發Getting Things Done (GTD)的個人生產力系統,兩分鐘內可以解決的事情就不要猶豫馬上處理。

將自由時間納入計畫中

這是有經過實驗研究的結果,無論是否想要在工作上衝刺,當人們為自己安排自由時間可以提升幸福感及生活熱誠。

隨著場地決定使用的時間、能量、代辦事項

辦公室、家裡、咖啡店等其他,了解自己在哪一個場地處理甚麼樣的事項可以有最好的效果。

注意自己如何使用時間

每天觀察自己將時間用在甚麼事情上幫助自己隔天可以進行調整、改善,Chris 表示自己會設定手機鬧鐘,每個小時回想自己是怎麼度過的。

為自己空出脫離工作的時間

在這個時間內完全與工作切割,去思考與工作無關的事情。

使用更多時間在擬定計畫上

僅專注在處理計畫好的事情上無法有好的成果,而是要安排足夠的時間去擬定計畫,這樣在執行處理的時候才會更有效率。

掌握其他人「忙碌」的時段

知道他人的習慣可以成為自己的參考。

送處重要的信件、訊息前先深呼吸

深呼吸幫助我們彙整思維,讓心裡有多一點空間,在撰寫內文的時候可以更加的完整,提升其價值,並賦予更多創造力。

3.能量管理,從身體開始

打造可以輕鬆提高專注力的身體

活動身體

在解決事務上需要充足的能量,而我們的能量可分為身體、心靈精神方面。

活動身體

運動是體力訓練的最佳辦法,不單是讓自己有更好的抵抗力,也讓心裡清爽,甚至可以有好的睡眠品質。

注意飲食

身體攝取甚麼樣的營養會影響能源,不良的飲食習慣會造成體力降低、專注力降低,也會降低工作的處理速度。

適時並有智慧的利用咖啡因

利用咖啡因

在想要提高專注力的時候咖啡因可以帶來不錯的醒腦效果,不過若你的身體已經習慣總是隨時在攝取咖啡因將會沒有效果,所以僅在需要的時候攝取吧!

這邊要注意的是,攝取咖啡因但是盡可能不要選擇有糖分的能量飲料,並避免在睡前4~6小時飲用,研究指出咖啡因在攝取後一個小時會達到最高的效果,不過咖啡因會停留在血液中4~6個小時。

多喝水

水分可以提升新陳代謝,抑制食慾並幫助排出體內毒素,在許多疾病預防並皮膚狀況改善上都有明顯提升效果,也是省錢的飲料。

起床後引用500ml的水

人體在經過8個小時的睡眠後幾乎進入脫水狀態,因此養成每天起床後先喝一杯水的習慣可以幫助身體有良好的代謝。

製作飲食紀錄

每天記錄每餐吃下的所有一切,這樣可以使人自然的忌口不多吃。

睡過頭也要睡飽

睡眠會影響專注力、注意力、決策力、創造力、社交能力、健康等,讓人情緒穩定,降低壓力、憤怒及衝動性的行為。

睡前不喝酒

睡前的酒精會引響睡眠品質,就算較好入睡也無法擁有良好的睡眠品質,為了隔天有好體力面對工作,睡前避免攝取酒精。

寢室溫度訂在18.5度左右

許多研究指出最適合睡眠溫度約為18.5度上下。

放心打瞌睡

放心打瞌睡

若可以的話養成午睡的習慣,或是在疲憊的時候稍微睡一下,這樣可以幫助恢復記憶力,並提稱創造力。

辦公空間氣溫設定在21~22度左右

據說是可以提升生產性的溫度。

睡前避免接觸藍光

電腦、手機、平板等會影響睡眠品質。

了解自己的體力還剩多少

疲憊時需要給身體適度的休息,而自己的身體狀況大概需要多少的休息只有自己能夠掌握,為了使自己在重要的時候有良好的表現,記得自我衡量所需的時間補充體力。

面帶微笑

面帶微笑

「喜樂的心乃是良藥」,微笑可以提升免疫力,減輕壓力並帶來幸福的感覺,也較能贏得身邊人的信任。

在工作環境使用正確的顏色

在科學的角度來說,顏色的確會刺激一個人的不同感官,藍色是心,黃色是感情,紅色是身體,綠色是平衡感,若可以的話將辦公空間重新粉刷是最好的,為提升專注力幫自己配置合適的顏色吧!

白天去曬曬太陽吧!

太陽也就是自然光線可以提升傍晚的睡眠品質,減少壓力並提升免疫系統,也可以讓自己有更好的專注力。

4.能量管理,從心智出發

心靈、 心智影響人的行為,除了健康的身體之外也訓練自己有健康的心智。

為了降低壓力的自我投資

為了提升專注力,適度的紓壓是不可忽視的,運動、讀書、聽音樂、與家人相處或是培養興趣等。

多多休息

多多休息

雖然時間寶貴,很多時候我們會想要全部拿來處理工作,但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休息後的工作會有更好的成效、品質,依每個人的狀況判斷,給自己適度的休息才能在需要的時候提高專注力去應對。

從微小的事情開始著手

藉著累積微小的改變將成為提升生產性、提高專注力的鑰匙。

對自己別過度的嚴苛

Getting Things Done的著者David Allen有曾說過,人們對於自己的評斷有80%都是負面的,因此需要有意識地去思想開心的事情才能提升生產性、提高專注力。

在職場結交許多朋友

在職場結交許多朋友

與職場上的同伴締結友誼可提升人們工作滿意度50%,對工作的積極增加七倍,晉升的比例也提升40%。

養成習慣回想:近幾個月所見過的人

看著月曆去回想可以提升能量、熱誠及幸福感,人們應該要安排更多與別人見面的機會。

不抱有過度的期待

這是一個矛盾的建議,但是藉著不過度期待可以使自己不過度用力,在工作上面適度的調整力度,不在不需要的事上周旋浪費心力。

接受沒有人注意你

事實上多數人對於他人的成功、財力、服裝、居住環境、車子等沒有興趣,若可以察覺、接受這樣的事實,我們可以更自由的行動就更能提高專注力在重要的事上。

Mindful eating

享受每一口食物

正念飲食」享受每一口食物,這是心理學食物療法的一種,讓腦部可以感受到飽足感,減少過多的食物攝取。

將想像「可視化」提升生產性

可以嘗試去思想「若我接下來要離開這裡一個月,那要先解決完哪些事情?」無論出現的是甚麼,將此文字畫、圖像化,並去思考要如何處理。

每天列出三樣感謝的事情

以回想正面的事情訓練自己擁有正面的思維模式。

每天回想一次前一天的好事情

藉著回顧24小時內被肯定的經驗可以得到幸福感及能量。

5.提升專注力管理,控制思想的能力

專注的方向將大大的影響生產性,在這部份我們要提升注意力,並實際有技巧的轉向該專注的事上。

默想、冥想

我們可以藉著這段時間進入心流理論中,也就是沉浸(專注)和完全投入於活動本身的心智狀態的振奮狀態。

捕捉浮現在腦海裡的大小事

代辦事項、創意、應對中的事等,將所有浮現的大小事情以文字寫下,幫助腦部騰出更多空間。

準備紙筆,設定15分鐘開始寫下所有想到的事情吧!

選擇提升專注力的食材

慎選食材

藍莓、綠茶、酪梨、綠葉蔬菜、肥沃的魚肉、水、黑巧克力、堅果等。

彩排行程

「在回家的路上不會繞去麥當勞」等,讓自己可以勝過小誘惑的事前彩排。

在20點~8點之間將手機設定為飛航模式

建議各位觀察自己的手機利用時間是否過長,手機會分散人的注意力,也會影響睡眠品質,因此睡前建議不要使用手機、平板等裝置。

隨身攜帶動物的嬰兒照片

動物的嬰兒照片

可愛的動物嬰兒照片有提升認知能力及運動能力的效果。

6.專注力管理,僅專注在重要的事上

提升專注力,由心出發

從清晨醒來的那一刻就開始為新的一天訂下事情的重要次序,並判斷在哪些事上要全力以赴,哪一些事情則是次要,管住自己的心思在處理重要的事務上可以專注。

每天第一件事:定義「想達到的結果」

不是代辦事項,而是思考一天中想要達成的三件事情,並將此訂為最優先處理事項。

專注在「正確的事」上

記得自己的重點不在處理多少代辦事項,而是處理正確的代辦事項。

總是有特定的目的才行動

請不停地自我問答,「現在的行動事有意義的嗎?」

將生活視為一連串的「熱點」

注意自己是否將生活上的能量、注意力及時間投資在精神、身體、晉升、財務、人際關係、興趣上。

訓練聆聽的能力

藉著專注於某人說的話,避免誤解,以建立更深的關係,使自己有更好的判斷力,並進行更有意義的對話。

娛樂相關的物品別放在身邊

據說距離20秒的距離最合適。

試想甚麼會阻礙你養成新習慣

在進入新生活前先思想任何可能造成阻礙的要素,讓自己可以更順利的轉換興生活。

給自己回饋

養成新習慣有一定的難度,但成功的時候可以大方地給自己一個回饋。

為了改掉壞習慣,與別人訂定金錢上的罰則

當自己又犯了壞習慣時罰款是最有效的。

訂定重要的習慣養成計畫

習慣養成計畫

自我察覺在生活上該要養成的習慣有甚麼,並以此為中心調整其他計畫,像是與配偶一起料理增進彼此的感情等。

抓住自己的未來

為了使自己的未來不失真、錯位,別將未來的自己視為他人,嘗試寫信給未來的自己,僅是想像也可以避免自己不走錯路,離理想的自己更近一些。

不是訂定普通的目標,而是「過程目標」

為更大的目標設定循序漸進的成功,就像拳擊冠軍設想每場冠軍賽的防守一樣。

停止漫無目的的線上瀏覽

網路會分散你的注意力,要有意識的停止瀏覽讓自己休息。

每天固定幾次回信時間

不使自己被來信攪擾,而是每天定時地確認信件、回信。

參考網站
Gigazine
100 time, energy, and attention hacks to become more productive

延伸閱讀:
休息是為了增加生產力,這些名人每天只工作四小時

[結語]
雖然原文為幾年前的文章,不過許多事目前仍舊可以派上用場的思維,上述的建議許多都是小習慣的調整,藉由多方面的省思來幫助自己提升專注力,有看到自己能夠採用或是想要採用的建議嗎?若可因改變小習慣而提升專注力、生產性,那又何樂不為呢?